儿童与青少年在面临心境障碍时,往往难以或不愿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感受。儿童受限于语言和抽象思维,更倾向于通过具体、物质的形式来表达自我,且往往意识不到内心微妙的变化。而青少年则更为复杂,他们正处于别扭、敏感的青春期,常常抗拒与他人深入交流。
沙盘游戏就是这样一种能够有效且直观的交流、分析、治愈方式。
沙盘游戏的作用
沙盘游戏是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心理沙盘给予来访者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引导来访者进行无意识层面的身心能量的表达。
它能够帮助孩子们在无言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为分析师提供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窗口。比起语言,沙子和玩具的组合趣味性十足,特别适合儿童和青少年。
沙盘游戏可以不同侧重,分为自然疗法和主题疗法。自然疗法就是不规定任何主题,让孩子根据他自己的想法,把他内心里的想法呈现出来;主题疗法更像是命题作文,由心理治疗师固定主题,在框架下呈现想要表达的内容。
从抵触上学到主动上学
沙盘起了大作用
正在读小学的芯芯(化名),今年10岁,因情绪不稳定,总是睡不醒,不想去上学,有自伤行为、自杀想法。于是,父母带着芯芯到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就诊。通过详细的检查、评估,诊断为情绪障碍,医生给出沙盘游戏、认知行为法的综合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师用了沙盘游戏法和她交流,开始采用自然疗法,不限定主题,让她在沙盘上自由发挥。在首次沙盘治疗时,芯芯显得没什么兴趣,仅选择了寥寥几个模型。在宽敞的大沙盘中,她布置出老家的小院子,宛如一座孤独无依的岛屿。在心理治疗师的耐心引导下,芯芯敞开心扉,述说了她的困扰。
一年前,她随父母从农村搬到城市,适应新环境对她来说异常艰难。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她的感受;新学校和同学也让她倍感陌生,缺乏朋友。提及上学,她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恐惧,夜晚也难以入眠。她怀念在老家时的生活,更怀念那些与她一同玩耍的伙伴。
然而,对于新学校的不适,她不敢向父母倾诉,担心受到责备。这些恐慌、焦虑、压抑的情绪不断侵蚀着她,最终导致了自残、自伤的行为。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心理治疗师开始针对性地展开治疗。
她运用沙盘游戏,让芯芯在沙盘中自由表达内心情感,逐渐释放内心的压抑;同时,通过认知行为法,帮助芯芯调整不合理的思维模式,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经过几次治疗,芯芯的变化显而易见。她在沙盘中用大量模型构建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她告诉心理治疗师:“现在感觉好多了,待在沙盘里就像回到了学校,我想去上学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芯芯的家长也欣喜地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得稳定,精神状态明显改善,与家人关系也更加融洽,尤其对上学不再抵触。
孩子不喜欢上学的情况并不少见
家长通常会认为是惰性大
如果平时也不愿意上学
或者突然情绪不高
或许跟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关
比如学习枯燥、没有兴趣
在学校中有不好的人际关系体验等
为了逃避以上这些问题,就会抵触上学
比较典型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01、幼儿期
主要表现为上学前哭闹,无明确诱因的身体不舒服,比如腹痛、头痛、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等。主要原因以分离焦虑为主,还有其他如场所恐惧、社交焦虑、对立违抗障碍、学习障碍等。
02、学龄期
主要表现为起床时头痛、腹痛、浑身无力,周一上学尤其明显,如果孩子留在家中则上述症状消失。家长往往同情孩子,不去学校或者到医院就医,以后每逢上学就会哭泣、吵闹、乞求,久而久之病情就会严重化。
主要原因包括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躯体症状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对于儿童而言,很多情感、思绪和体验往往难以用言语完整表达。若这些情感无法及时得到沟通与释放,久而久之,可能会悄然滋生心理问题,甚至表现为异常行为。
治疗并非仅限于药物与针剂,一幅沙盘、一次简单的游戏,在孩子们精心构建的“秘密花园”中,他们可以尽情地宣泄情感、释放压力。在治疗师的帮助下,重新找回内自信与快乐,找到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