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患抑郁症的典型特征为“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以及活动减少,同时伴有食欲下降与睡眠障碍。对于青少年而言,很多时候,当我们听到青少年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我好烦”,可能并未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状况。
实际上,这简单的“烦”字,有时正是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外在体现,是一种不易被发觉却急需关注的信号。青少年抑郁很少有唉声叹气和流泪的情形,反而常常呈现出易激惹、发脾气、离家出走、学习成绩下滑和拒绝上学等状况。
01
理解青少年“烦”背后的情绪困境
青少年之所以可能仅用“烦”来表达抑郁情绪,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或许尚未拥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来精准描述自身复杂的内心感受;另一方面,社会对于青少年抑郁的认知仍存在误区,常常将其当作青春期的叛逆或者情绪波动,进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青少年还可能因为害怕被误解、担忧被贴上“不正常”的标签等缘由,选择隐匿自己的真实情感。
02
青少年抑郁表现
①反抗父母
总是跟父母对着干,无故对父母发火、辱骂父母,稍有不顺心就易怒,打砸物品,厌食、逃学甚至离家出走。值得留意的是,在极度无助的情况下,暴怒往往是孩子心理结构不太稳定的表现。
②自我封闭
放学后和周末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门,不与同学交往。生活中没有朋友,有时连饭也不吃,父母敲门会嫌烦,回家几乎不和父母交流,父母问话几乎不回答,有时昏睡一整天。
③长期的消极情绪
常常呈现出负面情绪和自卑情绪,表达对生活的失望,厌恶自己。例如,说自己毫无用处,对学习或者与同学相处表现出极大的自卑心理,不时向父母抱怨自身的不足,埋怨父母,讲一些消极厌世的话语。
④成绩突然下降
孩子原本成绩良好,近段时间突然大幅下滑,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致,原因不一定是学习本身出了状况,有可能是孩子心理产生了一些问题,家长需要予以重视。
⑤身体暗示
孩子身体出现不适,如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体重下降、嗜睡或者失眠等症状,去医院检查不出什么毛病,若不是身体疾病,就很可能是心理疾病,最有可能的便是抑郁。
⑥迟钝的表情
孩子的眼睛缺乏神采,面部表情较少,言语不多,不愿和家长交流,肢体动作也很少。
⑦自残倾向
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摔东西,甚至自残。家长要注意,孩子一旦出现自残行为,首先不要责备孩子,要耐心询问原因。孩子要是出现了严重的自残倾向,心理肯定出了问题,需要尽快和心理医生取得联系。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情绪起伏大、情感表述繁杂属于正常状况。
不过,当“烦”成为一种常态,且伴有持续的悲伤、兴趣缺失、精力衰退、睡眠出现障碍、食欲有所改变、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我价值感降低以及产生自杀的念头或行为时,就得警惕这或许是青少年抑郁的迹象。
这些深层的心理痛楚,常常被表面的“烦”所遮掩,致使家长、老师乃至青少年自身都难以确切判别问题的严峻程度。倘若家中孩子存在上述症状,家长务必要格外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留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模式,适时寻求医生的专业协助。
03
孩子“患病”了,父母却不愿承认
由于青少年的抑郁未能被及时察觉,周边人对抑郁缺乏认知,青少年所承受的压力还在不断加剧他们的抑郁状况。学业压力、身材焦虑、人际关系、校园霸凌、家庭氛围不佳等各类压力接踵而至……父母和身边的同学老师对抑郁理解不足,可能仅仅将其当作“心情不佳”或“青春期叛逆”,接着不想上学、叛逆,忽略头疼、食欲不振、腹痛等常见的抑郁躯体化症状。
相比“孩子未意识到自己抑郁”更令人痛心的,是孩子后来意识到了,而有些父母却不愿承认孩子“患病”。他们对孩子抑郁存在病耻感,认为这很丢脸。同时,担忧一旦承认,会给孩子贴上“有病”的标签,影响其未来。
然而,如果孩子明明“生病了”,父母却执拗地认定孩子是“装病、不愿学习、叛逆、不听话”,看不到孩子背后的情绪与心理问题,会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
总之,面对孩子的抑郁,父母的态度和举措极为重要。唯有正视问题、积极应对,方可助力孩子早日脱离困境,重新拥抱生活的阳光。
青少年仍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心智尚不成熟,情绪管理控制能力较弱,家长要及时留意孩子异常的行为,多加关心,必要时主动带孩子寻求专业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