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手册
什么是心理咨询
如何选咨询师
咨询中的常见问题
给家人做咨询
第一次咨询会发生什么

1.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寻求帮助者称为来访者,提供帮助的咨询专家称为咨询师。 咨询一般采用谈话方式,面对面或者远程视频。频率由双方共同商定,从每周一次到多次,视具体情况而定。

 

咨询过程可能涉及来访者个人生活、工作、人际的方方面面。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努力,建立敞开、深入的关系,并通过持续的谈话互动,循序渐进,缓慢深入,以达到共同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达到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心理咨询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个是心理咨询的科学理论体系,另一个是专业并且符合伦理的基本设置。

 

心理咨询师必须经过专业和系统的培训,掌握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才能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

 

所以,在选择咨询师的时候,专业的从业资格和丰富的咨询时长就变得尤为关键。

 

同时,为了让你能更多地了解心理咨询,我们在这里想要和您聊一聊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误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误解一: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很多来访者会认为心理咨询只是一个聊天的过程,聊一聊天,就可以达到神奇的效果。

 

但心理咨询绝对不是随便跟来访者聊聊天,那来访者支付高昂的咨询费用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心理咨询是一项需要长期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并积累大量经验后才能进行的一件事。

 

一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中,必需无条件地积极倾听与共情,并通过不同的咨询技术及咨询理论背景来协同来访者一起探索自己的困扰,从而帮助来访者学会新的行为或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

 

也就是说,心理咨询是一项有着成熟理论体系,疗愈手段和治疗技术的专业科学。他的目的是解决来访者的实际心理困境。

 

误解二:我自己也可以看心理学书籍,学一点心理知识,就可以自我解决问题了。

 

当遇到心理问题时,书籍和知识,对于解决自己的问题来说,有一定的作用,因为自我调适也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心理能力。

 

但是,这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和调适,效果甚微。

 

第一,从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来说,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需要接受系统的受训。通常,一个合格的咨询师需要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知识和技能训练,并且熟知几个心理咨询流派,熟练运用至少2个以上专门的心理疗法,具备专业的心理识别能力和咨询技术,并且需要多次个案咨询的实践累积。

 

哪怕一个初级的实习咨询师的培养往往也需要4年以上或者更长得学习与训练才能进行有效得心理咨询,这些并不是看几本书和学几次课程可以达到的。

 

第二,自我调适只能在很少的程度上缓解,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

 

第三,通常来说,需要心理咨询的情况都是经过自我调适不起效果或者效果甚微后,仍然需要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

 

举个栗子~

 

当你感冒发烧1-2天,你可以自己看一些关于“治疗感冒”的书籍和知识,让自己快点好起来。

 

但是,当你感冒发烧一直持续1-2个星期,这时,你需要专业的医生为你诊断和治疗。

 

心理咨询,也是一样。

 

误解三:去做一次心理咨询,我就可以彻底解脱了。

 

许多人对咨询师抱着很高的期待,认为咨询一次就可以解决一个已经困扰自己很久或者困扰程度很严重的问题。当然,也有一些人觉得,第一次咨询之后如释重负。其实,这两种对咨询的理解都是有偏差的。

 

心理咨询很难快速见效,咨询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建立信任关系、处理情绪、澄清问题、来访者再次变化发展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心理咨询几乎不可能一次见效的。有效的心理咨询耗时在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心理的成长、个性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是需要时间的。

 

一般人求助于咨询,通常都是带着许多长期形成的心理问题。比如,产生心理问题的错误观念,不正确的行为或思考方式,童年经历的不幸,或者原生家庭中不健康的影响模式,这些问题都不可能一次性得到解决。

 

通常,第一次咨询,咨询师会收集你的信息和情况,然后和你协调商定咨询目标,逐步发展出咨询的方式。所以,一般一次咨询之后,还需要继续预约咨询。

 

误解四:我没有情绪,我只想理智的解决问题,所以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在中国文化基因中,表达“愤怒”“生气”时都是修养不好的表现,而“忍”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一种美德,意味着内心坚毅而决绝,即能忍人所不能忍。因此,我们的成长环境要求我们不表达自己的情绪,用理智的态度来面对问题。

 

心理咨询的意义在于,当面对心理困扰时,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压抑和否认情绪,而是需要在安全的环境里表达情绪,了解情绪背后的意义,从而完成对真实自己的探索和发现。心理咨询主要关注你的“内在感受”和“内心现实”,关注对于你来说产生影响的部分。

 

实质上,情绪是你解决问题的线索,而不是陷在“解决一个一个问题”的怪圈,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如同“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一样。情绪是你撬动“做不到”这块石头的支点。

 

2.心理咨询是怎么起作用的?

 

“(咨询师与来访者)两个人格的相遇,就像两种化学物质的接触一样,只要这种接受引起了任何反应,那么改变就发生了。”

 

——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

 

在咨询室内,不同的咨询流派对心理咨询都有着不同的解读,但“助人自助”是其核心作用。

 

在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会一起重现你的人际模式、个性特点,通过以谈话为主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也会有其他诸如,沙盘,游戏,绘画等方式),持续进行表达,交流,反馈,促进自我了解,增加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并增强情绪容纳和代谢能力,学习如何建立、维系、改善各种人际情感关系。

 

这种模式也意味着,您可能发现,做一两次咨询并没有什么效果。心理咨询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咨询师需要在前2-3次对你的具体问题和情况进行了解、评估,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在前2-3次的过程中,通常是来访者说的很多,咨询师更多地听,并会提一点问题,以便了解具体的信息。

 

当你在此期间如果感受到失望、不满的时候,请一定和咨询师表达你的真实感受,也许这恰恰是能够使得你和咨询师一起向下工作的契机。

 

但这并不说明短期的咨询一定没有效果。

 

咨询效果取决于你的个人情况和咨询目标。一般而言,短程咨询能够针对近期发生的特殊事件提供一些情绪情感的支持,和一些认知和行为上的转变。

 

3.我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做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你是病人。

 

因为人面对生命的各种变化时产生各种不确定、困难、挑战、失望、孤独与无意义感需要帮助和力量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当你不确定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咨询时可以根据以下情况来判断:

 

(一)有过较大的现实刺激事件发生,并且造成主观感受的不舒服,持续时间在2个月左右或以上。比如,目睹了灾难或者亲历了灾难无法释怀;手术或者重大创伤后情绪波动大等等。

 

(二)某种状态影响到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比如,情绪变化变得很大;容易突然的暴怒或者陷入悲伤;经常和爱人或朋友发生冲突;工作失去了动力;无法逃脱童年的阴影;有走不出的情绪怪圈等等。

 

(三)发生了与刺激你的事件类似的事情同样也会引起你的主观感受不舒服。

 

(四)有各类情绪问题,尝试过阅读相关心理书籍文章,也尝试过向亲友求助,但无效。

 

符合上述情况,有求助咨询师的意愿时,你就可以选择进行心理咨询了。

 

但是,如果你是有严重的精神病性的困扰,一定要先求助于精神科医生,去医院获得诊断。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咨询,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帮助。

 

同时,这里要说明,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是有本质区别的。精神科医生是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专业医生,具有国家授权的处方权和相关的行医执照。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主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所以,除非该咨询师同时具备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双重身份,否则不可在咨询过程中开具处方或进行任何形式的药物推荐,若有此类情况,可以直接向咨询室反映。

 

4.心理健康的人群也可以做心理咨询吗?

 

我们需要知道,没有人是永远强大快乐的。再坚硬的山,再博大的海,都有脆弱敏感的时候,也同样有寻求帮助的权力。

 

所有人都可以尝试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解决某些现实困扰、情绪情感问题,或是更深入的自我探索,健康人群也会在某个时期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各种内心困扰。

 

此外,还有很多人希望能深刻、完整地认识自己,因此选择了长程心理咨询,他们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化解痛苦,而是某种自我的探索与成长,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且常见的需求。


 

 

1.如何选择合适的咨询师?

当我们打算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时,很多人会苦恼如何选择一位真正适合自己、帮助自己的咨询师呢?这里有一些建议可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了解自己的需求

 

比如我想选择面对面咨询或者是视频咨询?我愿意付出多少时间成本?多少钱的咨询是我能负担得起的?

 

我更喜欢男咨询师还是女咨询师?多大年龄的咨询师会让我感觉到信赖?我大概是想咨询哪类的问题?

 

这些最简单直观的判断可以帮您对咨询师进行初步的筛选。

 

其次,专业背景

 

接下来,您就要看看符合眼缘的咨询师是否有过硬的专业背景了。系统的培训是专业素养的基础保障,可以看看这位咨询师受训背景中是否包括至少一个持续的培训经历和对应的证书证明,通常专业的培训时长一般为2年或以上。

 

再其次,实践经验

 

可以从三个方面作为参考:

 

首先,咨询师的实践经验很重要,个案时数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其次,督导的累计时长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专业的咨询师都必须有被督导的经历,也就是在更有经验的咨询师的指导下来检视咨询中遇到的问题。

 

另外,个人体验对咨询师的成长也同样重要。个人体验指咨询师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一个更稳定健康的人格,在工作中也更有利于中立地陪伴来访者。

 

最后,凭直觉

 

有时候,当我们对咨询师百般挑选时反而会变得无所适从,这个时候,直觉的力量就尤为重要了,当我们看着某个咨询师的照片和文字介绍时,直觉会告诉我们这个咨询师是否是让我感觉安全,是否值得我信赖,那么当你犹豫不觉得时候就相信自己的直觉吧。

 

2.挑选咨询师时的常见问题?

咨询师是否是越贵越好?

 

不一定。

 

尽管一般来说,咨询费用往往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咨询师的资历或能力,但咨访关系是一个非常强调匹配的事情,彼此合适才是最好的。

 

所以,在咨询最初建议尝试几次和咨询师的访谈,互相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你们是否谈得来,是否可以找到安全的信任感,咨询师的个人工作风格你是否喜欢,要知道,你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男性和女性咨询师哪个更合适我?

 

相比性别,让你感到放松和信任更重要。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会被无意识地当作任何人,比如父母、子女、亲友等。

 

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都可以帮助你逐渐面对,处理与身边重要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困扰。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同时包含男性和女性部分,通过咨询过程,也可以帮你学习如何真实面对,整合不同的性别角色。

 

你可以按照直觉选择某个性别的咨询师,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后,调换到另一个性别的咨询师。然后,看看性别对咨访关系有怎样不同的影响,是否有助于你进一步解决与同性,或者异性之间不同的关系困扰。

 

如果咨询师没有和我相同的经历,能真的理解我吗?

 

如果咨询师和你有同样的人生背景,他和你探讨起来可能会比较容易。

 

但,咨询更深的逻辑是咨询师通过倾听你,和你互动,帮助你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这时,他是否和你有同样的人生背景,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了。

 

咨询师个人情况和咨询内容关系不太大,未婚未育也可以做婚姻相关的咨询。如同咨询师性别如何也未必影响咨询,专业受训背景和感同身受的能力才是核心。

 

当然,如果你特别在意这一点,也可以尊重自己的这个判断,在介绍或擅长领域中看看是否有相关经历。

 

没有本地咨询师,远程咨询师是否真的可靠?

 

远程咨询相较于面对面咨询,部分信息(如身体语言)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一些咨询条件并不发达的地方,或者您对于面对面的咨询有所抗拒,视频咨询反而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在咨询中相比于形式,咨询师的专业能力和咨询师与来访者是否合适,才是咨询中更重要的因素。

 

同时,如果你的情况确实不适合进行远程咨询,咨询师也会向你提出这一事实,并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3.介绍中的“咨询师流派”是什么意思?

 

就像做菜有不同派系一样,咨询也存在着不同的流派,下面介绍几个最常见的心理咨询流派。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主要代表人物有荣格、克莱因、温尼科特、科胡特、比昂与拉康等。

 

大众熟知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以及释梦技术,源自于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疗法的重点在于,它们强调除了人格中的遗传因素,个体的早期经历(往往指婴幼儿及童年经历)决定着人格的发展形成;人类行为、经验、以及认知受到内在驱力的左右;这些驱力的大部分都是无意识的;咨询师试图将患者的驱力带入意识中的努力会遭遇阻抗,这些阻抗会以防御机制的方式出现;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心理问题。

 

主要的技术有澄清、抱持、解释、梦的分析、自由联想、对阻抗和移情的分析等,帮助来访者了解他们的无意识冲突以及个人成长各个阶段可能的缺陷,引起内省、领悟和自我对新经验的最终接纳,帮助来访者更自由更有意识地生活。

 

主要理论流派为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及自体心理学,拉康精神分析以及荣格分析心理学。根据对来访者心理动力的评估,咨询在支持性和领悟性两端占有不同比重,咨询关系及情感联结在咨询中处于核心位置。

 

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咨询又称精神分析式心理咨询。理论背景与精神分析相同。它每周1-2次的面对面会谈,和精神分析的区别在于会谈频率、所应用的技术、目标等方面有差别。

 

Nancy McWilliams(南希·威廉姆斯)在书中写到,心理动力学有以下特征:

 

1)聚焦于情感和情绪表达;

 

2)探索来访者努力避免的某些特定话题或介入那些阻滞咨询进程的活动(比如与阻抗工作);

 

3)识别来访者行动、思维、情感、体验与关系(客体关系)中的模式;

 

4)强调过去的体验;

 

5)关注人际间体验;

 

6)强调咨询关系(移情和工作联盟);

 

7)探索愿望、梦与幻想(内心动力)。

 

认知行为

 

认知行为咨询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埃利斯(Ellis)。

 

贝克认为,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也就是说,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

 

认知行为流派强调思维、决策、疑问、行动和再决策的过程,认为错误的思维导致情绪行为混乱,个人的信念体系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内部对话在人的行为上扮演重要角色。

 

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找出不合理信念及非适应性思维过程,找出并改变僵化的信念及自动思维,或许也提供可替代的生活准则。来访者获得对自己问题的内省,需要积极练习(如咨询外的作业)对自我挫败的思维和行动进行改变。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又被称作“第三势力”,代表人物为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等。人本主义由卡尔·罗杰斯创始。

 

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咨询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的心理咨询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人本主义提倡提供一个安全有利于来访者自我探索的氛围,使他们能够认识到成长的障碍,帮助人发现自己潜在的能力,体验到以前所否认或歪曲的有关自我的某些方面。帮助来访者更开放,对自己更信任,将成长看作一个过程,增强主动性和活力。咨询技术包括积极倾听,对情感的反应和澄清,和咨询师的在场性等等。

 

相比其他咨询,人本主义更强调咨询师的态度和状态,而不是技术。来访者通过在咨询关系中体验到咨询师的真实性、共情、尊重在咨询中开放自己的体验,并将新的体验迁移到其他关系中。焦点在当前时刻、体验和表达情感。

 

存在主义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存在主义属于人本主义,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将存在主义单独划分出来。

 

存在主义的关注点在人类的生存状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决定自己的命运的自由选择、独处和与他人联结、责任、焦虑、寻找意义、面对孤独和死亡的现实。

 

存在主义认为个人发展基于每个人的独特存在,强调行动前的自我觉悟,从而帮助人们意识到自己对责任和自由的逃避,并面对现实。存在主义的咨询关系以此时此地为基础,强调来访者与咨询师关系的现实性。咨询师准确捕捉来访者在当前的状态,与来访者建立个人的真实的咨询关系。

 

也有存在主义咨询师认为存在主义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流派,所有心理咨询都有共通的存在层面议题。代表人物有罗洛·梅,布根塔尔与欧文·亚隆。

 

完形流派(格式塔疗法)

 

完形流派(gestalt therapy)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弗雷里克·S·皮尔斯博士创立的,又称为格式塔疗法,是自己对自己疾病的觉察、体会和醒悟,是一种修心养性的自我疗愈方法。

 

该流派主要是帮助来访者获得当前时刻的体验,扩展决策能力。目标在于整合而不在分析,放开感受并让来访者接触当前体验,强调我-你关系和咨询师关注的质量,使人积极面对生活。

 

该流派认为,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当前的生活与感受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人的许多焦虑就是产生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生活向当前生活的过渡;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情结,这通常是指个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灵创伤和刺激经历所留下的不良情绪体验。

 

完型治疗认为过去未完成的事情妨碍个人当前功能,咨询师倾向于不为来访者做解释,而是帮助他们寻找一种方法做出属于自己的解释并完成那些未完成的事。该治疗法要求来访者将其有关的过去与可能的未来带入此刻,然后直接去体验它们。

 

由此可见,这是一种生动、活泼的咨询流派,它能实际的增进人们的直接体验,而非仅抽象的谈论情境。

 

同时,该治疗法是体验性的,来访者必须去摄取与咨询师交互作用时的情感、思维与行为。完形治疗法的功效取决于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愿意坦露自己的意愿有多少。若有效果,即是源自于两人愿意坦诚接触,而非由于咨询师所使用的技术或所作的一些合理解释。

 

完型流派设计了很多实验以增强体验并整合冲突的情感,也可以共同对话并创造新的实验。完型治疗应用于危机干预,各种身心障碍,行为问题与教学,心理健康从业者的觉醒训练等。代表人物为皮尔斯。

 

超个人心理

 

超个人心理是在现代心理学框架下整合个人体验中的灵性和超越部分的学派。

 

“超个人”从定义上是指个人的自我和自我同一性扩展到个体之外的更广阔空间,涵盖人类、生命、精神及宇宙,也被定义为超越传统的个人层面之上的发展阶段。超个人心理学考虑的问题有灵性的发展、超越自我、高峰体验、神秘体验、灵性危机、灵性演变、宗教转化、意识转变状态及其他不寻常的生命扩展体验。该学科尝试在现代心理学理论之上整合灵性体验,并构想出涵盖这些体验的新理论。

 

艺术咨询

 

跟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心理咨询不同,艺术咨询主要是以提供艺术素材、活动经验等作为咨询的方式,包括音乐、绘画、舞蹈和心理剧等等。

 

艺术咨询具有两种取向,一种为心理分析导向的艺术咨询模式。此模式中,艺术成为非语言的沟通媒介,配合来访者对其创作的一些联想和诠释来缓解痛苦、处理压力或创伤体验等。

 

另一种取向则倾向于艺术本质,通过艺术创作,缓和情感上的冲突,提高来访者对事物的洞察力或达到净化情绪的效果。

 

沙盘游戏

 

借助沙盘、玩偶等工具,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助来访者处理心理问题。

 

家庭咨询

 

家庭咨询关注点在家庭中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方式以及人际关系问题在代际间的传递。心理问题与症状被看作是成员间沟通方式的一部分。

 

家庭咨询认为当前比探讨过去的体验更重要,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无效的人际关系模式,建立新的交往方式以减少痛苦。有些方法强调咨询师专家的角色,有些强调咨询师参与家庭咨询过程中此时此地发生的事。家庭咨询的技术可以是体验性的、领悟性的或认知行为取向的,多数强调较短时间产生改变,会使用家谱图,重建家庭结构及划定界限等技术。应用于婚姻问题、成员间交流问题,家庭中的危机及增强家庭功能等。代表人物有米纽庆等。

 

团体咨询

 

一般是由1~2名咨询师主持,来访者可由8~15名具有相同或不同问题的成员组成。咨询以聚会的方式出现,可每周1次,每次时间1.5~2小时,团体咨询次数可视求助者的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而定。

 

在团体咨询期间,团体成员就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和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以改善。

 

主要特色在于随着时间的进展,团体成员自然形成一种亲近、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团体关系和气氛。这种关系为每一位求助者都提供了一种与团体其他成员相互作用的机会,使他们尝试以另一种角度来面对生活,通过观察分析别人的问题而对自己的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自己的问题。


 

 

1.一开始咨询很难敞开心扉怎么办?

 

不要担心,咨询是个渐进的过程。

 

最初,你一定会有一些想说的,还有一些不知道要不要说的,更有一些“暂时不想说的”或“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的”。

 

没关系,咨询师会陪着你慢慢来的,驻足当下,缓缓表达,彼此回应。所以随着自己的感受,诉说你最想说的吧。

 

2.我需要做多久的咨询合适?

 

咨询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

 

短程咨询一般持续十几次,中长程咨询可持续一年以上,甚至数年。这主要取决于个人在咨询过程中的进展节奏,自我觉察的进程如何。

 

3.咨询师会为我保密吗?

 

当然。

 

为来访者保密是咨询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我国对心理咨询的隐私性和保密性有的严格要求,咨询师为来访者的隐私保密是其必须要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

 

但也有保密例外的情况:在来访者有伤人/自伤/自杀风险时;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虐待时;

 

4.咨询的时候都是我在说,感觉花钱不值得怎么办?

 

咨询师说的少,而来访者说的多,这是咨询中常常会呈现的部分。

 

咨询重要的不是咨询师“给”你明确的东西,即便在分析时,咨询师也会抱着一个态度:这个分析是假设。

 

在咨询初期常常会对这一点产生不满,特别是刚开始的几次,因为来访者容易抱着“来找咨询师寻求一些立竿见影的建议的”的态度。但咨询的基本态度,是理解与接纳。

 

并且,咨询最初几次,咨询师在做分析时会更加谨慎,因为对你还不够了解,所以最初几次都是在收集信息,有时也需要介绍一些关于咨询本身的知识。

 

如果你对这一点很不满,可以清晰地讲给咨询师,并对此进行讨论。

 

5.为什么我有事没来咨询,也要收我的钱?

 

心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包括咨询师的特定时间、场地服务等。

 

咨询师根据自己的状态:如身体情况,工作强度等,开放有限的个案量。成功预约后咨询师的时间、场地都会锁定保留,该时段不再对外开放。即使你未能到场,咨询师也仍旧是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等候,无法为其他人提供服务,所以需要收取对应的费用。

 

并且,这种稳定的工作感,有助于咨访关系的稳定。

 

6.可以在咨询时间外和咨询师联系吗?

 

我们从各种意义上都不提倡在咨询时间外和咨询师联系。

 

咨询师在咨询时间和设置下的状况或思维方式,都是有别于生活状态的。所以,不在咨询时间之外谈及心理问题是对来访者的保护。

 

如果你有和预约相关的需求,可以在预约平台上进行预约。如果经咨询师商量鉴于紧急情况,在咨询之外适当联系,这是特殊情况,但绝对不是惯例。

 

如果有咨询师在非紧急或特殊的状态下主动要求建立咨询外关系,请直接联系咨询室进行反映。

 

7.我可以和咨询师做朋友吗?

 

不可以。

 

咨访双方是一种特殊的工作关系,互动只限于咨询室内,才可能有治疗效果。如果咨询师和来访者存在社交关系,这往往会影响咨询师的专业思考、理解和判断,容易因私人的情绪情感和需要,造成主观或不恰当的偏向,影响咨询效果,甚至出现伦理问题,对来访者造成不利的影响。

 

我们的咨询师会与来访者谢绝私人联系,避免现实交集。如果有咨询师在非紧急或特殊的状态下主动要求建立咨询外关系,请直接联系咨询室进行反映。


 

 

1.我可以让孩子做咨询吗?

 

可以,任何人都可以借助咨询来解决问题或者进行成长与探索。

 

一般出现以下情况,可以考虑进行少儿咨询:

 

情绪困扰:自卑、焦虑、青春期叛逆、抑郁、人际恐惧、环境适应等;

 

行为困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攻击行为、网瘾、拖延、偷窃、撒谎、性困扰等;

 

学习学业:厌学逃学、考前焦虑、学习压力、师生关系、留学生心理、人生规划等。

 

对于未成年人(18岁以下)需要心理咨询干预时,父母的支持和加入是非常重要的。咨询师需要了解家庭和孩子的状况,父母在养育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等。父母是在长期养育中是最了解孩子的人,父母的观点对咨询师了解孩子非常重要。我们也会根据这些情况,评估孩子的情况是否适用于心理咨询。

 

所以,在和孩子工作期间,我们会安排固定的家长访谈时间,一般是4~6次之后安排一次家长访谈,这个根据不同家庭和孩子的需要而定。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充分尊重和保护孩子的隐私。通常,不会谈及孩子具体在咨询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讨论透过咨询对孩子的观察和理解,以帮助家庭更好地交流与发展。

 

如果你的孩子是成年人,我们会充分相信与尊重来访者的独立性,不再安排家长访谈,但有些特殊情况时,如涉及来访者与他人安全时会与亲人约谈沟通。

 

2.我能不能让家人或者伴侣一起做咨询?或者帮他们预约?

 

心理咨询需要来访者的自主意愿,需要来访者认识到,“我”遇到了问题,“我”想认识和改变自己,如果缺乏这份意愿,咨询就变得难以进行。所以,如果你的家人或伴侣非常不情愿,那么这件事通常是有难度的。

 

如果你觉得家人或者伴侣一起来做咨询,会对关系有更好的发展。那请与咨询师沟通,并说服他们一起前来,预约伴侣咨询或者家庭咨询。

 

如果对方因为某些原因无法亲自完成预约流程,建议你在取得对方同意之后,再帮助你的伴侣预约。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一个人彻底认为自己没问题,那么他基本上是不适合咨询的。但如果这个家人给你带来了痛苦,那么,其实需要寻求帮助和改变的,可以是你自己。

 

3.我能不能让咨询师隐瞒自己的身份,到家里给我家人做咨询?

 

心理咨询的重要前提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坦诚、深入的咨访联盟,共同制定咨询目标。这样心理咨询才会有好的效果。

 

如果来访者本人没有动力,效果是不能保证的,所以我们不主张隐瞒咨询师的身份。

 

同时,按照行业规则及平台的相关规定,咨询师不能离开工作室做咨询。





 

 

1.第一次咨询会发生什么?

 

第一次做咨询,会有很多的好奇、疑问或者困惑,出现紧张和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心理咨询师都接受过专业受训,ta会引导你开始对话:

 

咨询师介绍咨询设置

 

第一次咨询中,咨询师会与你说明一些咨询的设置,包括保密设置、退改约设置、咨询的时间和频率等。咨询中有任何疑问,尽管表达和提问,咨询师都将为你解答。

 

向咨询师讲述你的情况

 

在第一次咨询中,咨询师不会直接告诉该怎么做,更多的是了解您的基本情况。咨询师会简单的做一些提问,引导你表达你所困扰的问题。

 

在讲述的过程中,你不必急于强迫自己一次性表达太多,随着咨询的进行,你与咨询师之间的熟悉和信任将逐步建立起来,随着咨询关系的建立,自然而然就会讲出那些令你不舒服的话题。如果谈到你过于痛苦的话题,你可以直接说:“我还没准备好谈这个话题”。

 

如果你对自己进行咨询的原因不清楚,或者不知如何表达,那就按照你习惯的方式去交流即可。咨询中,真实是最重要的,即使是一闪而过的念头,或者是含糊不清的想法,更或者是一些你认为微不足道的担心、犹疑、紧张、甚至是不屑一顾的感受,都是真实的,都可以表达。如果对咨询本身有任何疑问,也都可以跟你的咨询师讨论。

 

同时,咨询师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询问你一些更具体的情况,包括家庭情况、家族病史、你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是否有变化,甚至会包括你的家人、伴侣和朋友等。

 

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说?

 

在咨询的前几次,你会感觉咨询师很少说话,更多的时候是你在说。这也很常见,前几次咨询是咨访关系建立的关键,少则1次多则3-5次,咨询师在这几次咨询中了解你的情况、收集信息、进行评估、并感受和你的匹配性。

 

同时,你的真实感受非常重要,这个过程中若你有任何的的负面情绪(包括对ta的失望/愤怒等),你可以直接表达,这几次咨询也是你感受与咨询师匹配性的时期。

 

讨论咨询目标、咨询计划

 

了解足够的信息后,咨询师还会与你一起讨论咨询目标、咨询计划。这个咨询目标及计划可能是暂时的,你和咨询师可以随时讨论改变或调整咨询目标和咨询计划。

 

讨论咨询目标及计划的过程很重要, 因为你与咨询师双方都需为了达成咨询目标而共同努力,这不仅仅是某一方的目标,而是两个人共同的目标。

 

咨询师给予必要的建议

 

有些时候,咨询师会建议你去当地医院精神科或精神类专科医院看精神科医生,进而看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或者咨询师经评估后确定其不适合帮助你,ta会向你提出转介的建议,以便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咨询。

 

前几次咨询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咨询会顺利进行,这一过程中,咨询师很有可能并不会给你任何直接的建议。

 

2.我要准备什么?

 

不需要特别的准备,真实的状态呈现就好。

 

咨询的最初1-4次是初始访谈,通常会了解你的基本情况,进行专业心理评估,明确咨询目标,也可能处理一些比较强烈、急迫的情绪。

 

在这个阶段里,双方相互了解和评估。咨询师通过了解你的困扰及发生的情境背景,评估自己的经验是否能帮助到你。你也可以感受咨询师带给你的感觉,与咨询师在一起是否是放松的,是否愿意信任你挑选的咨询师,决定是否继续一起探索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