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热线:020-22252225
020-22252225
心理咨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联系我们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地址:广州白云区白云大道北1722号

020-22252225

媒体报道

【信息时报】远离“毒友谊”重在塑造孩子独立人格

来源: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浏览量:128 发布时间:2021-10-21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温倩茵 通讯员 谢智菲

友谊,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情感支持。孩子从小到大,可能会结交许多形形色色的朋友,朋友为孩子成长带来美好的回忆,但遇上损友则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伤害,成为一种“毒友谊”。如何避免孩子陷入“毒友谊”,建立一段纯真美好的关系。家长不能代替孩子社交,但关注孩子的交友问题责无旁贷。
 
真实案例
从“好机友”到校园霸凌男孩篡改同学中考志愿

今年暑假,温州一学校发生一起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案件,该校毕业生许某删改了同班同学小林的中考志愿,导致小林被分数线更低的学校录取。在校园生活中,小林性格温和、嗓音细,在其他男孩看来不够“阳刚”,也因此遭到言语攻击或恶作剧。许某成绩优异,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但性格冷淡寡言,对同学的示好或挑衅都置之不理。初中前两年,许某和小林就像两条平行线,没有太多交集,除了许某和小林多次同时出现在学校奖学金的表彰名单上。直至2020年春天,因疫情在家上网课的时期,两个人因为游戏开始有了接触,成为游戏中的好友。后来还会聊到学习,一起讨论作业。

恢复线下教学后,2020年9月,为了追求更好的学习氛围,小林从原来的7人寝室,搬进了当时只有两人的许某寝室,打算实施“专长互助”计划。因游戏走近的两个室友,却开始因为游戏不断产生摩擦。小林和同学谈论两个人的游戏经历时,许某因为觉得“没面子”,好几次表现出明显的不悦,甚至抓起一支笔扎向小林的手掌。两人矛盾越发激烈,逐步升级为校园霸凌,直至小林志愿被篡改,一切才浮出水面。最终,当地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许某非法删除并修改小林志愿的行为,并对许某处以行政拘留6日的处罚。

遇到“有毒”的友谊学生“反腹黑”有办法

小林遭遇的极端“毒友谊”对他造成身心及前途的伤害,生活中,不少孩子也难免遇到“有毒”的友谊,让他们陷入困惑。比如,最好的朋友突然有了“新欢”,于是就将“我”抛弃,“我”小心翼翼地去挽回,却无功而返;和朋友一直相处很好,但有次考试超过了他,他就开始疏远“我”,并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朋友总是对“我”挑三拣四,总让“我”感到无地自容,为了维持友情,“我”总是讨好他……

初中生小晶她有一个朋友,总是贬低她来抬高自己,这让她烦恼不已。小晶是遗传娃娃脸,脸上肉比较多显得脸大,朋友每天强调一次这个缺点。此外,这个朋友还会冷不丁地说一些话,让小晶觉得不舒服,比如“知道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欢找比自己丑的人合影吗,就像我喜欢找你合影一样。”“字如其人,我的字比你好看。”因为朋友的贬低,小晶会心情低落,越来越在意自己的缺点,也变得越来越自卑。“我把这事跟别的朋友倾诉,他们都说让我别跟她玩了,可是她算是我初中最好的朋友之一了,除了经常贬低我之外其他方面还挺好的……”小晶既不想和这个朋友决裂,又无法摆脱困扰。

六年级学生小千则透露,自己身边也有一些“腹黑”朋友,他们假装友好套近乎,但背后用心机,一不小心可能就被这个所谓的朋友“出卖”。小千“反腹黑”的办法是,交往以后认清这个“朋友”的别有用心,也将计就计与他套近乎,甚至和他身边的“同党”也打好关系,一旦闹掰了也不至于后果一发不可收拾,避免受到太多的情感伤害与影响。

被毒友谊伤害孩子的表现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年纪、身高、成绩或者家庭条件差不多的孩子走在一起。也有例外,一些外表看来毫无相似性的孩子也会成为朋友,这可能是因为出于心理上的交往,两个孩子交往能满足某一方面的互补,或者一个孩子在某一方面依附于另一个孩子。这种交往如果畸形发展成“毒友谊”,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在美国的《今日心理学》,艾琳伦纳德博士总结了“毒友谊”伤害的孩子特征,家长们可以看看自己孩子有无以下表现:
孩子经常不开心甚至哭泣
自信心萎靡
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为了让朋友开心一味讨好对方
被嘲笑、轻视
提出的想法总得不到重视
在一段友谊中一直没有进步
产生厌恶自己的想法
 
 专家支招
“毒友谊”不能一刀切不论“放毒”还是受害都有内心诉求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庄晖表示:校园环境相对纯洁,但交友不慎仍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严重身心伤害,如上文提到的小林与许某,小林已受到校园霸凌;另外,也会让孩子染上不良习惯,比如游戏成瘾,甚至抽烟、喝酒等。因此,家长们平时要多多留意,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如果孩子陷入“毒友谊”,要及时给予孩子引导和疏解。

家长不能代替孩子社交,但当孩子遇上“毒友谊”,家长还是会为之操心,“毒友谊”是否要结束?如何结束?庄医生表示,要以事论事,看“毒”有多深,要结束“毒友谊”也要讲究方法,不能粗暴地干涉,否则会起反作用,越阻拦、越牢固。像小林遇上的“毒友谊”已经让他受到严重的身心伤害,家长要坚决制止孩子继续交往,两人保持距离,把被霸凌者保护起来。

如果是孩子的“毒友谊”朋友只是在某一方面有不足,要和孩子理性分析这位朋友的可取之处,讨论双方相处之间的问题,通过罗列事实,来帮孩子梳理思路,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判断这段友谊是否该继续下去。人格的培养决定孩子一生,庄医生指出,交友是培养孩子发展独立稳定人格的重要过程。无论是逐渐成为常态的多孩家庭,还是成长中结识的朋友,孩子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体现了人类的一种本能——攻击性。

攻击性有两种:一种向外,一种是向内。向外释放,争强好胜、动不动就发脾气、动粗的人,在人群里都不太受欢迎,因为他们身上会有种危险的气场,让人觉得不舒服不安全。向内攻击对人的伤害性更大,更具隐蔽性,因为,向内攻击要么是攻击自己的身体,要么是精神系统。
 
孩子的攻击性需要透过教育来引导和升华,使之转为正面行为,而受到攻击的孩子也要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受挫自愈能力。同时,家长也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诉求,孩子在对方身上所需求的,是否平时在家庭教育中缺失。当把孩子心理需求的“漏洞”补上时,孩子发展稳定健全的独立人格,他们在交友过程中也不会轻易地动摇自我,更加在乎友谊中的平等、尊重、互爱,不会受“毒友谊”的侵害,自己更不会变成“放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