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媒体报道
【信息时报】孩子内驱力不足?这些榜样故事或能“助燃”
来源: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浏览量:139 发布时间:2021-11-16
□记者 温倩茵 通讯员 谢智菲
“双减”政策落地后,周末重新归还给家庭,孩子们放飞了开心不已,但不少家长却开始烦恼和焦虑起来。没有课外班“鸡娃”了,怎么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当孩子内驱力不足时,有什么办法“重燃”?
让孩子了解英雄艰苦奋斗的故事,于每个家庭而言可以说是简单、易用且有奇效的激励自驱力法宝之一。
研究结果
了解科学家奋斗历程激发孩子学习“热情”
一篇2012年发表在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上的论文曾指出:了解科学家奋斗历程的孩子,能回忆出更多关键的物理学概念,同时他们的解题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提升较多。该论文研究者选取了在很多人眼里枯燥艰涩的物理作为考核方向,以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3位物理学家为考核内容。他们招募了271名高中生,并随机把学生分为三组。
A组:学习三位科学家发现的物理理论,以及他们在科研中战胜困难的经历。
B组:学习三位科学家发现的物理理论,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比如什么时间取得了什么成就。
C组:只学习三位科学家发现的物理理论。
结果:这三组学生要在一周内完成三节物理课,然后对科学家和物理课进行评价,并解答物理试题。结果发现,与B组、C组学生相比,A组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明显提高,也就是说,给孩子讲科学家奋斗历程后,孩子被激发了对物理的“热爱”,提升了学习内驱力。
专家观点
内外因素叠加提升内驱力实现孩子自主学习
内驱力是一种由内而外、自觉自愿、乐观积极的动力,是实现孩子自主学习的法宝。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庄晖指出,没有孩子不愿意向上向善,当他们拥有足够多的内驱力,他们就可以坚持自主学习,形成良好意志品质、能力品质。
家庭环境对形成内驱力重要
内驱力是否足够,与内在自身因素和外在客观环境因素相关。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讲,孩子在2岁时进入了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叛逆期,而学会说“不”,有了“我”的意识,自我和自尊开始建立,他/她开始懂得别人的意愿和“我”的意愿,想要控制的愿望加强;
孩子如能顺利地从和妈妈的心理融合中分离出来,即迈开了独立自主的第一步。
在之后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灌注无条件的爱,当孩子爱的储蓄足够,他/她能放心地成为“自我”。
在上述的内在因素以外,庄医生还强调环境力量对孩子内驱力的形成,正如“孟母三迁”,孟子母亲最后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在耳濡目染下,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家庭的环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与作用,以及家长能否结合孩子本身潜能进行引导,都是影响孩子内驱力的因素。”
“
中学生更需要成熟优秀榜样
庄医生认为,榜样的力量也是唤醒孩子内驱力的重要外因。前文所述的实验,如果考核对象是初中生,实验效果会更明显。“小学生的榜样一般是家长或者‘超人’‘奥特曼’,把拥有超越自己能力的人物作为偶像来崇拜。而初中学生刚进入青春期,他们要独立,不想被父母控制,所以会受外面的影响比较大,需要在社会上找一个优秀成熟的榜样,让孩子认识、模仿和学习,产生‘长大后我要成为这样的人’的奋斗目标。
因此,在孩子进入青春期阶段,找到一个成熟的、优秀的、能成为孩子榜样的人,去引导和解决孩子的困惑,甚至是当成的榜样去模仿,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