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信息时报】高考前说“放弃”?更多是为心理腾出压力释放空间
来源: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浏览量:184 发布时间:2022-06-02
今年高考进入倒计时,据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数据显示:
近期中心接访的对象不乏高三学生或家长,主要问题包括紧张、焦虑、担忧等考前情绪。
记者采访考生家长、班主任,发现不少考生常用“放弃”来形容自己的考前状态,他们是真的“放弃”了吗?
广州荔湾区家长余女士的儿子是今年参加高考的艺考生,儿子同学都说“放弃”了,实际还在尽力复习。
“这两年美术艺考生都是线上考,有初试、复试,如果一个考证都没拿到,更没有动力学文化课了。”
线上考试面临不少难题,比如绘画习惯可能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网络信息不稳定也会影响考试,还要注意寄出作品的时间……
近期,余女士儿子处于居家学习状态,“真正学文化课只有两个月时间,压力都得自己消化。”
作为父母,余女士认为少说点,多笑点,是对孩子一种无形的鼓励。
“儿子也会思考和跟我们探讨,如果最后成绩不理想,要如何应对。我就告诉他,今年不行,我们就明年再来。”
余女士还强调尊重孩子的选择和节奏,“他觉得累了想休息,我让他按自己的节奏来。”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儿童青少年首席咨询师叶坚表示:
高考压力大,确实需要一些方式缓解压力,“放弃”正迎合这样的心理需求,带给考生放松的感觉。
考生有紧张、焦虑、担忧等考前情绪,整天看手机或睡觉,复习效率低,对自己没有信心等状态,根本原因是考前焦虑。
有适度的考前焦虑可以视为动力,考生会做得更好,但严重的考前焦虑会带来反效果,生理受到影响,出现入睡困难、头晕头痛、记忆力差等问题,行为也会有所改变,例如坐立不安等。
要缓解考前焦虑,从考生个人而言,要改变心态,“佛系”一点,当下认真复习,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未知的结果。
考生家庭中的父母不要过度期待优秀的结果上,应该以从容、放松的状态去应考。
“学习是终生的事,不该以一次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价值。”
叶坚建议,考生及考生家庭在调整心态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适度的运动、冥想来缓解考前焦虑。